在微观层,大数据治理的概念包括以下三个层面:数据获取与采集层:这一层面涉及到从各种来源收集和获取数据的过程。包括确定需要采集的数据类型和来源,建立数据采集系统和流程,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在这个层面上,关注点是如何有效地获取和整合数据。
从源头到终端再回到源头形成一个闭环负反馈系统(控制理论中趋稳的系统)。从目的来讲,数据治理就是要对数据的获取、处理、使用进行监管(监管就是我们在执行层面对信息系统的负反馈),而监管的职能主要通过以下五个方面的执行力来保证——发现、监督、控制、沟通、整合。
数据治理在大数据时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概念可以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维度进行理解。微观层面,数据治理聚焦于个体的数据管理,确保数据的实用性、可用性、完整性和安全性。中观层面,数据治理涉及公共治理,关注区域和国家层面的数据质量、权属、流动机制等宏观管理。
1、人工管理阶段 在计算机出现之前,人们运用常规的手段从事记录、存储和对数据加工,也就是利用纸张来记录和利用计算工具(算盘、计算尺)来进行计算,并主要使用人的大脑来管理和利用这些数据。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2、在计算机发展的历程中,数据管理技术经历了三个重要的阶段,分别是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以及数据库系统阶段。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计算机主要用于数值计算,数据的存储介质包括卡片、纸带、磁带等。
3、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分为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三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数据不保存、应用程序管理数据、数据不共享、数据不具有独立性。文件系统阶段(50年代后期-60年代中期):数据可长期保存、由文件系统管理数据、数据共享性差、数据独立性差。
4、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人工管理、文件管理和数据库管理。人工管理 在人工管理阶段,当时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对于数据保存的需求尚不迫切,没有专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每个应用程序都要包括数据的存储结构、存取方法和输入方法等。
5、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可以大体归为三个阶段:人工管理、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人工管理 这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外部存储器只有磁带、卡片和纸带等还没有磁盘等直接存取存储设备。软件只有汇编语言,尚无数据管理方面的软件。数据处理方式基本是批处理。
1、基础设施建设阶段:把大数据存、管、用起来,同时考虑大数据平台和原有业务系统的互通联合。描述性分析阶段:定位于离线或在线对数据进行基本描述统计和探索式可视化分析。高级预测分析和生产部署阶段:在数据稳定成熟的条件下,可结合进一步智能化分析需求,进行高级预测性挖掘分析。
2、数据存储与处理阶段:随着数据量的增长,企业开始需要构建大规模的数据处理和存储基础设施,这个阶段需要解决如何高效地存储和处理大量数据的问题,同时还需要考虑如何保证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3、大数据的发展历程三个阶段分别是:数据集中存储和处理阶段、数据分布处理阶段、以Hadoop等为代表的分布式计算技术阶段。在数据集中存储和处理阶段,主要是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来解决大规模数据的存储和处理问题。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数据被集中在特定的系统中,便于管理和维护。
4、运营式系统阶段:此阶段的显著特征是数据通常伴随着特定的运营活动产生,并存储在数据库中。例如,每当超市售出一件商品,销售记录就会在数据库中增加一条。这种数据生成方式是被动的。 感知式系统阶段:人类社会数据量的第三次巨大增长最终催生了大数据,而我们现在正处于这个阶段。
1、这一阶段的标志性事件包括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企业成功上市和一系列新兴互联网产业的蓬勃发展。同时政府也对互联网产业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关注,推动了互联网产业的健康发展。未来展望 当前,中国互联网正在朝着智能化、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方向不断发展。
2、发展历程:十年来大数据产业高速增长,我国信息智能化程度得到显著提升 我国大数据产业布局相对较早,2011年,工信部就把信息处理技术作为四项关键技术创新工程之一,为大数据产业发展奠定了一定的政策基础。
3、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划分为以下几个关键阶段:萌芽阶段、早期研究与应用探索阶段、复苏与成长阶段,以及现代化阶段。在萌芽阶段,人工智能的概念首次被提出,并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这一时期的标志性事件包括阿兰图灵提出的图灵测试,以及达特茅斯会议的召开。
4、大数据的发展历程:2012年至2013年,大数据概念达到了顶峰。2014年以后,随着概念体系的逐渐成熟,人们对于大数据的认识也更加理性。 大数据相关的技术、产品、应用和标准在不断进步,已经形成了一个包括数据资源与API、开源平台与工具、数据基础设施、数据分析、数据应用等多方面的大数据生态系统。
5、随着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信息技术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这一阶段的信息技术以微处理器、存储器、通信芯片等为代表,使得电子设备的功能更加强大、性能更加卓越。现代计算机、智能手机、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都是在这一阶段发展起来的。
6、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可分为六个阶段: 起步发展期(1956年—20世纪60年代初):人工智能概念提出后,迅速取得了一批显著的研究成果,例如机器定理证明和跳棋程序,引发了人工智能的第一个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