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数据处理方法(地震数据处理方法李振春)

2025-01-01

振幅处理及提高信噪比、分辨率的处理方法

除在野外数据采集中采取相应措施压制干扰外,在地震资料数字处理中数字滤波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提高信噪比的措施。 数字滤波方法是利用有效波和干扰之间频率和视速度方面的差异来压制干扰的,分别称为频率滤波和视速度滤波。又因频率滤波只需对单道数据进行运算,故称为一维频率滤波。

地震资料处理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干扰波抗争,至今已发展了很多种提高信噪比的处理方法,除常规的二维数字滤波外,目前常用的有-x域去噪、多项式拟合去噪、CT变换去噪、小波变换去噪、波场延拓去噪等均有较好的去噪效果。3 提高纵向分辨率处理方法 提高纵向分辨率主要靠反滤波来实现。

提高信噪比的处理技术与资料采集中的提高信噪比方法一样,有一个共性,即利用“有效波”和“干扰”的差异。数字滤波方法即是利用它们之间频率和视速度方面的差异来压制干扰的,分别称为频率滤波和视速度滤波。又因频率滤波只需对单道数据进行运算,故称为一维频率滤波。

偏移成像是提高地震资料横向分辨率的一种处理技术。偏移的目的就是将每种反射要素适当地归位到反射面位置上去。因此,偏移处理又称为再定位处理或偏移归位处理。 根据偏移处理在整个处理流程中的位置可分为叠前偏移、叠前部分偏移、叠后偏移和深度偏移四种类型。

地震勘探资料处理的内容很多,概括起来可归纳为五个方面:校正和叠加处理,提高 信噪比的数字滤波处理,提高纵向分辨率的反滤波处理,提高横向分辨率的偏移处理以及 资料处理所使用参数的提取和分析。

高分辨率时移地震资料匹配处理

1、从地震资料频谱对比可以看出,2004年采集地震资料 较1987年资料频带更宽、主频更高。根据时移地震匹配的原则,需要对高频资料进行适当降频处理,使 两次地震资料频带一致。匹配处理前地震剖面和原始差异分析可以看出,两次原始地震资料存在很大的 差异,从原始差异地震剖面上很难分析油藏的变化。因此还需要后期做精细的匹配处理。

2、虽然互约束保幅处理获得了满足时移地震匹配处理要求的高质量的基础地震资料,但是该资料与油 田生产要求的要分辨到小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为了满足小层对比解释和油藏地质建模的要求,对两套时 移地震资料进行了提高分辨率的高频恢复处理。

3、S油田于1987年和2004年分别采集了两次三维地震资料。研究区主要在南部开发区域,其三维地震 数据分布范围为主测线550~1000和联络线840~1200(图31)。两套地震数据分别进行了三种方式处理 即保持振幅的纯波处理、高分辨率高频恢复处理和时移匹配处理。

4、在S油田的研究区域,该区域主要集中在南部开发地带,其三维地震数据主要分布于550~1000和840~1200测线区域,分别采集于1987年和2004年。地震资料经过三种处理方式,包括保持振幅的纯切、基微样波处理、高分辨率高频恢复和时移匹配处理。

5、对S油田时移地震资料进行互均衡处理,对两次处理地震数据进行振幅平衡、时移校正、频率和相 位均衡,并选择标准层生成互均衡因子,对两次地震数据进行匹配处理。并对地震资料处理流程与处理 结果进行质量监控与效果分析,对比如图52至图57所示。

6、一般情况,时移地震属性分析可以包含五方面的资料:一次地震数据、二次地震数据、差异地震数据、开发前的测井数据、开发中的生产动态数据。利用这五方面资料,可以进行开发前地震多属性的定量预测、进行开发后地震多属性的半定量预测、进行时移前后的属性差异分析。

中国地震资料处理技术有着怎样的发展历程?

1、中国地震数字处理技术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起步,至今仅30多年时间,不仅地震资料数字处理水平达到世界一流,而且还培养了一大批数据处理方面的学者、专家,为21世纪全面赶超世界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2、我国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起步较国外晚,始于“六五”期间。1980年,四川石油管理局在川中遂宁地区开展了横波试验,采用三排井对称激发的方式获取水平极化横波,研究了一套处理程序,并进行了纵横波资料的联合解释。

3、叠前偏移处理技术利用叠前道集,使用均方根速度场将各个地震数据道偏移到真实的反射点位置,形成共反射点道集并进行叠加,提高了偏移成像精度。叠前时间偏移方法自身迭代过程也使最终得到的速度场精度比叠后时间偏移方法高,从而有利于提高构造解释成图精度。

4、进入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地震观测系统开始有计划地朝着数字化的方向迈进。通过一系列的预研究,如“七五”期间的深入探索,以及“八五”时期试验系统的研发,到了“九五”和“十五”期间,地震观测技术和台网建设经历了从模拟到数字的全面转型。

5、随着科技的进步,研究人员开发了更为先进的多次波去除技术,如反演技术、波场分解技术、机器学习算法等。这些方法能够更精确地识别和去除多次波,显著提高了地震数据的分辨率和可靠性。当前,地震多次波去除技术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

6、从地震反射波推算地层波阻抗和层速度的地震拟测井技术,在条件有利时,可以取得有地质解释意义的实际效果。现代的地震勘探正由以构造勘探为主的阶段向着岩性勘探的方向发展。中国于1951年开始进行地震勘探,并将其应用于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勘查、煤田勘查、工程地质勘查及某些金属矿的勘查。